2024年1月5日,我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教科研年会。本次年会回顾了学校2023年的教科研工作,对2023年教科研成果和人物进行表彰,对4项在2023年结题的市区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进行了分享交流,并对2024年的教科研工作进行了展望和部署。
回顾
首先,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李红兰副主任进行了2023年教科研工作汇报。李主任回顾了我校自2019年开始的微课题研究行动,并对2023年的教科研工作进行了梳理。2023年,学校规范管理各级各项课题,这一年里,9项校级微课题、1项昌平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、3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顺利结题并取得丰硕成果。在以微课题为抓手的教科研工作管理中,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、教研组协同发展、研究型学校深入建设。
成果
年会第二项内容是对2023年教科研成果及人物表彰,本年度表彰的内容是:第二届教育教学(德育)创新成果、2023年结题微课题及优秀微课题。
第二届教育教学(德育)创新成果三等奖
郑博雅、康一奇、高博岩、白瑞洁、田菲菲、许明月、朱子雯、左鑫培、刘天艺、顾兴眉、王博洋、张武
第二届教育教学(德育)创新成果二等奖
姜茜、张薏萱、李明月、房茳、张世聪、王博洋、宫博、雷烨、陈艳华、张瑶、翁涛
第二届教育教学(德育)创新成果一等奖
韩燕、张钟月、魏思瑶、周楠、叶昕、左鑫培、田菲菲
2023年优秀微课题
课题负责人:李晓旭、董京俊
交流
年会第三项内容是2023年结题的4项市区级课题成果交流。这4项课题的负责人就课题的研究设想、过程和成果进行了分享。
北京市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一般课题
《非文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跨学科联合培养行动研究》
负责人:沈静
该课题研究内容以“跨学科联合培养基于教科书学习的‘学科阅读’能力”和“跨学科联合研制基于非文学文本阅读能力的综合课程”为主,形成了学校持续探索跨学科联动、进行跨学科课程开发和教学变革的研究氛围和进阶发展态势,超前响应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。
北京市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双减专项课题
《基于探究式主题活动案例开发的幼小双向衔接联动研究》
负责人:刘兰
该课题研究幼小衔接中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的现状,采用多种方法把握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生态环境方面的差异,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,找到研究切入点。开发与实施幼小双向衔接探究式主题活动案例,构建幼小双向衔接的联动机制。
昌平区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一般课题
《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实践研究》
负责人:秦虹柳
该课题通过实践研究,形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。课题负责人通过多个课堂实例分析,向大家分享了在面对不同课程内容时如何开展教学设计,以符合学生思维逻辑,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。
北京市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一般课题
《基于 PBL 模式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》
负责人:朱曙明
该课题聚焦于初中科学实践活动的研究,将PBL模式、开放性要素与科学实践活动特征配合,开发以问题为基础、以项目为导向的PBL模式的初中科学实践活动课程,形成课程实施的途径,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成果。
部署
年会第四项内容是,沈静副校长发布学校《2024年校级课题实施方案》,沈校长从课题申报指南出发,重点讲解了课题研究方向与学校重点工作的结合,鼓励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和主持课题,通过课题研究实现个人成长和工作推进。
展望
年会最后,王鹏飞校长进行总结讲话。王校长提到,科研素养是学校提出的“四位一体教师培养体系”中的一项,应是我校教师的重要能力。王校长希望全体教师把科研作为个人专业成长的驱动因素,使科研成为工作的创新源泉,鼓励更多的工作团队联合申报课题,使课题研究与学校重点工作推进形成合力。走向真研究,收获真成果!
2024年是学校开展以微课题为抓手的科研发展规划的第5年,在新的起点上,希望全体教师“聚焦重点,主动求变”,继续在工作中做真研究,将“工作即科研,科研即工作”的理念落实在日常。在迎接建校十周年之际,以科研赋能,融“聚·变”之力,将“科研兴校、科研强校”的战略目标推上新高度。